今年是我在台大的最後一年,之後即將畢業並進入國軍服役。之後還是會回來台大念研究所吧,但那時候狀況應該會變得不一樣,所以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能幫忙系上的杜鵑花節活動的時候吧。
今年是我在台大的最後一年,之後即將畢業並進入國軍服役。之後還是會回來台大念研究所吧,但那時候狀況應該會變得不一樣,所以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能幫忙系上的杜鵑花節活動的時候吧。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是這裡還是放上官方的網站,讓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請參考: 1. http://event.ntu.edu.tw/azalea/2018/
過去我大二的時候有參加過一次系上的學系博覽會幫忙,不過那時候我經歷的不是很多,所以也還不是了解農業經濟那麼多的事情。
而現在大五了,算是可以幫助學弟妹們一些東西了吧。
杜鵑花節第一天
週六的天氣非常好,雖然有點冷但是太陽非常燦爛耀眼,溫度也非常剛好,不像前一天的濕濕冷冷的陰天。
我認為因為台灣教育的關係,其實現在的學生對於自己的興趣地探索似乎是被壓抑的,所以聽了介紹之後,經常給不出什麼回應,然後跟我說謝謝之後就結束了,這兩天下來只有一兩位學生有給我比較長的回饋或是深入一點的問題。
不過我還是蠻高興他們願意聽我的講解。我也盡我所能地把我這幾年的經驗剖析給他們聽。
另外謝謝學弟妹還幫我訂便當,真的辛苦你們了。

學生們對於農業經濟系的提問與回應
學生和學生的家長最常問我幾個問題,不外乎是「農經系是幾類組的科系」、「農經系未來的出路是什麼」、「我是一類組或三類組的學生,請問農經系適不適合我」、「請您講解一下這個科系」
或許有人覺得這些是笨問題,但其實他們會問這些問題是正常的,畢竟他們第一次了解大學是什麼東西。我先針對關於類組的問題進行回應。
其實幾類組念什麼科系,我認為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分類法,我瞭解因為高中就是以科目來分類,然後以這個去看他們可能適合什麼東西。不過我想告訴學弟妹們,其實念什麼並不是影響你興趣的最重要因素,其實高中念的科目我認為只是用在考試,並無法反映你的興趣在哪邊,也不會限制你未來的發展。
不過在如果你在大一大二慢慢摸索並多方面嘗試之後,我相信你會找出你對哪個領域有興趣的,時間上這些都沒有關係。
大三大四可能會緊急一點,因為快要畢業了。
很多都說醫學院、電機學院或商管學院比較賺錢,確實,不過你怎麼知道未來會有其他興起的科系呢?
因此,我認為興趣才是最重要的,儘管很多人說大學生對這個社會沒有什麼貢獻,或是賺不了什麼錢。
但是我認為大學就是一個通識教育,本來的目的就不是栽培你去賺錢的,不是嗎?
我也曾經和國家發展所得博士班的學長聊過這個問題,他認為是我太心急了,並不是不優秀,只是時機尚未到而已。
另外是關於農業經濟系的介紹。
最基礎的一個任務,就是照顧農民的基本生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農民收入來源。
台灣大學從 1928 年創立以來,雖然一開始是日本人進攻南洋的一個很要的研究機構,也是進攻南洋的踏板。那時候中國東南沿海、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都被日本人佔領。
只不過,在日本人離開之後,戰略性的目的就漸漸消失了,農業佔 GDP 的總額也從 50 60 % 到現在的 1.67 %。
若光是從這些數字來看,感覺我們可以不用玩了。
不過事實上並不是如此,農業除了對於人民和國家的人們收入之外,其實還是有其他的影響。
農業對於人的生活、文化、飲食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因此農業產業若是從台灣消失的話,想當然會對台灣自造成很大的衝擊。
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可以去看看日本農林水產省從西元 2000 年後一直推的農業基本法以及攻擊型農業戰略性的東西,就可以知道我在說什麼。
而農民的收入來源,基本上就是他們栽培出來的農產品販售出去之後,所獲得的收入,來進行他們的生活各樣的事務。
不過,除了照顧農民的生活之外,我們同時也需要顧及人們每天的糧食來源。
要提供全國的每個人,每天都有穩定的食物來源其實是一件不的事情。
看看一些中東或是非洲國家,有多少國家現在是因為糧食缺乏造成國家動亂的狀況呢。當然這些是實際的例子。
因此,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維持台灣農業產業的正常運作。而一個產業的永續發展,不只是有人熱心服務而已,也需要有商業的存在。
怎麼說呢?若以一個開源的軟體做例子,若希望軟體可以不斷進步不斷有人更新他,那在開源軟體之外,也必須要有營利賺錢的方式,例如我在用的 WordPress 就是如此。
回到農業的部分,就是需要有交易的產生,實體上來講就是農產品的貿易,當農民有穩定的收入,才會願意生產下去,農業產業也才會持續下去。
進而從這個基礎之上,衍伸出許多貿易、行銷、國際議題等等的東西。
農民自己也會找出路把自己的農產品賣出去,不管是自己的管道,或是送到果菜批發市場進行定價。
通常不會脫離分級包裝、定價、交易等過程。要提高價格,分級包裝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而在之後,才會交由其他標得的業者,例如中盤商、餐廳業者,在進行近一步的交易或是進到餐廳或是進到超市裡面。
這整個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會經過好幾次的交易過程,因此會有複雜的過程例如物流、品質管控、金錢交易等等東西。
而在對外輸出的部分,因為台灣有加入 WTO,基本上必須遵守農業協定的規則,例如國內的農業補貼、農業關稅,因為這些其實也會影響到其他產業的談判,所以也是需要謹慎進行的。
以台灣作為例子,2016 年蔡英文總統上台之後,台灣就開了一間「國際農業開發公司」,希望把國內的農業外銷管道整合,希望提升台灣農業在國際的競爭力。目前希望往東南亞、中東、日本等國家進行外銷,當然目前還是有很多問題。
另外是國內事務的東西,因為農業的風險本來就比其他產業容易有不穩定的因素在,在台灣通常天災是最大的因素。
因此,政府和學者必須攜手研究,不管是法規的部分、不管是最近的對地給付政策、不管是農地問題、不管是想要設立的農業保險等等,都是公部門和研究機構在努力的東西。
而也有一些人會創業、不管是把電子商務融入到農產品的銷售當中,或是真的開了一間公司真的自己養殖畜產品,然後由自己進行宰殺處理、包裝,甚至到後面的物流、銷售通路、行銷設計等等的部分。我自己也去過一家這樣的公司實習,叫做「山林水草」。
總結上述的東西,我們科系很注重在農業這個領域,經濟學的課程不管是對我們還是經濟系來說都只是基礎而已,這都只是為了讓我們對接下來的課程鋪路。而完成了這些課程之後,才算是對你念的東西有一個基礎蓋念。
另外回應,農經濟畢業之後可以做什麼,其實按照我上面說的,要做的東西其實可以很多,看你在大學的時候接觸了什麼東西,不知不覺的都會影響你興趣的方向的生成,真的很難講出一個很絕對的答案。
還是要靠你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路,自己培養興趣,首先找到大方向之後,在邊實踐邊研究的過程當中,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我們只能在旁邊給你建議而已。
當然很制式的講法就是,你可以去當公務員,例如進入農委會,或是當一位研究人員或教授,或是你想為農業生產相關的事物付出心力。
好拉上面講得有點嚴肅,其實只是真心想要幫助學弟妹們,沒有別的意思。
第一天杜鵑花節的模樣
在下午的時候,系主任還突然出現了,之前也在他的課程寫過一篇小論文,雖然我後來看的時候,覺得還是有很多東西可以寫得更完全一點,但謝謝老師給我的讚美和鼓勵!
老師一如往常地跟我們聊起天,並且還問我說什麼時候要找他談我的論文,我確實該找個時間去問問老師了。
在第一天收場之後,大約就是這樣的感覺。
杜鵑花節擺攤第二天
剛到學校的時候,就已經有一些高中生的人潮了,不過外面的社團才在慢慢的佈置的開始而已。
然後學生還沒來,便當業者就丟了傳單在我們桌上。
接著學生慢慢變多了。
然後,傳單第二次出現了。這次是有護貝的版本,有點高級,但我還是丟了。
請你趕快去複習上面的文章。
今天的人潮比較少一點,因為很多人第一天就來了。
對於想要透過學測申請農經系的學弟妹
話說今天也遇到幾個高三的學生,詢問我關於學測申請的問題。
不過聽說他們今年學測的採計方式改變,不看總級分,然後科目是五選四,這個就要看我們系上最後是決定什麼結果給大考中心了。
不過我是指考萬歲派的。
在面試的部分,其實按照過往學弟妹的經驗,教授似乎是進去前才開始看各位的備審的,原因是因為 3 月的時候同時還有 EMBA 的面試進行,教育部今年 2018 年只給學校兩週的時間進行大學部的面試過程,所以過程真的很趕,教授也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所以不要說他們有時間看了,是真的忙到要進入面試場地時才有時間翻開你的資料。
1. 行政院農委會 2. 農傳媒 3. 上下游
對日本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多看這個
1. 農林水產省
之後你要怎麼掌握著教授的心呢?主導權在你身上,教授可能會隨便問你問題,因為他可能不曉得要問你什麼,但是你可以透過這些問題接到跟你念農業經濟系的目的有關的內容。
然後傳單第三次出現,可能是趁我不注意偷放的吧。所以我還是把它丟了。
其實農業經濟系是農學院的一個部門而已,他處理的範圍是處理農產品採收之後的事情,因為會涉及許多交易的過程,勢必會產生一些經濟議題。
因此,需要特別有人專門負責處理這個部分,因此我們系的基礎科目才會出現個體總體經濟學等等學科,來建立相關的基礎知識。
所以不要說我們是不是經濟加上農業,正確來講應該是以農業為主,但是在農業產業環節的什麼階段,那又是為了什麼才會需要學習到經濟學。
另外高中的類組分類我真的覺得是一個以考試為導向的分類,只要有心,在大學都可以學習,不是嗎?
不過今天我只有值班到中午,所以就在下班和打工之間的空擋跑去學校晃晃了。
第二天杜鵑花節的模樣
戲劇系果然不一樣,連學校給的攤位架子都不需要。